川陜蘇區紀念館,原名為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紀念館。2020年,按照“川陜革命根據地核心區、紅軍烈士紀念地、黨的初心使命教育基地、紅色旅游目的地”發展定位,紀念館進行了改造提升。
提升后的紀念館以《紅旗漫卷大巴山》為主題,全景展示了紅軍創建、發展、建設、保衛根據地的光輝歷程,被中宣部、國家文物局聯合推薦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精品展。
展覽以“川陜蘇區精神”為主線,以蘇區發展歷程為主軸,秉持“五老五新”的原則:老物件,新展示;老故事,新表達;老主題,新詮釋;老結論,新亮點;老組合,新手法。綜合運用圖片、文字、視頻、實物、模型、繪畫、場景及互動體驗等多種表現形式,配合專業的燈光設計、音效設置,營造立體、富有層次的展陳空間,為觀眾營造出了一個全方位、立體化、富有層次感的展陳空間,生動再現了川陜蘇區軍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英勇奮斗的壯麗篇章與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第一部分通過“川陜邊人民的苦難”和“川陜邊人民的斗爭”的對比展示,展示了紅軍入川前的歷史現狀和紅四方面軍入川的歷程。讓觀眾直觀感受反動軍閥和官僚地主統治下四川人民的苦難生活,以及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斗爭。
在第二部分,陳列了大量的紅軍石刻標語。其中“爭取蘇維埃中國”這塊石刻是紅軍入川后刻寫的第一幅巨幅石刻標語,單字高3.15米,寬2.62米,筆畫深0.2米。
通過大量的實物、圖文和文獻資料,展示了當時川陜蘇區建立的較為完備的軍需民用工業體系和創辦銀行、繁榮商業、改善交通等方面的成功實踐。
展廳中心區域,采用了燈控沙盤結合多媒體技術,讓觀眾可以通過觸摸與其進行互動,更加直觀地感受“川陜蘇區苦草壩后勤中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三部分主要展示了黨領導下的統戰工作。場景營造,還原了“毛浴鎮會議”紅四方面軍落實“古田會議”精神的細節場面,多媒體數字化形式,再現紅軍戰斗過程。
這部分主要展示紅軍戰略轉移后,革命火種繼續燃燒在巴山大地,老區人民十多年的浴血堅持,書寫下一座座紅色豐碑。
“紅色遺存”單元展示了大量川陜蘇區時期遺留下的革命史跡,記載了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歷程,已成為老區人民的精神寄托。
一座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與現代展示技藝完美融合的殿堂,坐落于紹興市越城區東浦街道的浙東運河文化園內。這座宏偉的建筑,以其34000平方米的總建筑面積,傲立于綠意盎然的文化園區之中,仿佛一艘穿越時空的巨輪,引領著每一位訪客駛向那遙遠而輝煌的歷史彼岸。博物館以“千年古韻,江南絲路,通江達海,運濟天下”為主題,旨在打造大運河文化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向世人展示一幅波瀾壯闊的浙東運河史詩畫卷,一部熠熠生輝的越地文化華章,以及一幅寧紹山水交相輝映的風物長卷。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浪潮下,自然保護景區展廳已超越傳統展陳空間的邊界,成為生態保護理念傳播的核心載體與公眾沉浸式體驗自然之美的重要場所。本設計以前瞻性視角出發,深度挖掘自然保護景區的生態價值、文化內涵與科研成果,旨在構建一座集科普教育、生態展示、互動體驗于一體的現代化展廳。通過創新的展陳手法、先進的數字技術與沉浸式場景營造,將自然保護的使命、自然生態系統的精妙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愿景,以生動且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呈現給每一位參觀者,喚醒公眾對自然的敬畏之心與保護意識,推動自然保護理念在更廣泛群體中的傳播與踐行。
在每一所學校的校園深處,或許都藏著一座靜謐而又充滿力量的建筑——校史館。它宛如一位沉默卻睿智的長者,靜靜佇立,見證著學校從初創時的篳路藍縷到如今的發展壯大,承載著學校的歷史脈絡、文化精髓、傳統底蘊以及無數師生共同編織的珍貴記憶,是學校精神內涵最直觀、最生動的物質化體現。
儒學,即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在中國文明史經歷了夏、商、周,近1700年之后,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創立經后世的尊崇、傳承形成了完整的思想體系成為我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我國古代傳統文化的主流。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儒家思想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能源幾乎是地球上所有事件背后的驅動力人們越來越迫切的需要尋找到可行的替代能源。探訪那個處在開發未來能源風口浪尖上的風云企業——蒙泰。
歷史展廳的設計是將歷史文化用特定的信息傳達給參觀者,在歷史展廳的設計中和房地產營銷、政府規劃、文化活動、企業成就等展示項目有所不同,歷史展廳更需要一種文化的厚重感,需要人們慢慢的體會,不是走馬觀花的欣賞,而是通過歷史文化的展示,了解文化內涵,知道歷史事件,我們需要按照一定的歷史事件的發展時間來進行展示設計。
“農村是我國傳統文明的發源地,鄉土文化的根不能斷,農村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
5月中旬,深圳自然博物館展陳工程項目完成招標定標工作,四個標段分別由中建八局二公司、金大陸展覽、復旦上科多媒體、絲路中標,項目正式進入展陳施工實施階段。
深入挖掘靖江的地域文化特色,如長江文化、移民文化、歷史人文等,將這些元素融入到展廳設計中,使展廳成為靖江文化傳承與展示的重要窗口,讓參觀者能夠深刻感受到靖江獨特的文化魅力。以時間為主線,梳理靖江從過去到現在的城市發展歷程,展示城市在不同階段的發展成就和特色,以及未來的發展規劃和愿景,讓參觀者對靖江的城市發展有一個全面、清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