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科技興農、綠色發展” 的國家戰略背景下,新農業企業已從傳統 “種植養殖” 向 “智慧農業、生態農業、高效農業” 轉型。多媒體展廳作為新農業企業的 “科技名片”,打破了傳統農業展示 “看樣品、聽講解” 的單一模式,通過數字化技術將農業生產流程、科技成果、綠色理念轉化為可互動、可感知的沉浸式體驗,讓觀眾直觀感受 “從田間到餐桌” 的科技變革,傳遞企業 “用科技守護糧食安全、用綠色賦能未來農業” 的核心價值。
一、設計核心:以 “科技 + 綠色” 為雙主線,平衡農業屬性與體驗感
新農業企業多媒體展廳的核心,是圍繞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與 “綠色生態價值傳遞” 兩大主線,用科技手段讓 “抽象的農業技術” 變具體、“遙遠的田間場景” 變親近、“復雜的產業鏈條” 變清晰。設計需緊扣 “三個契合”:科技應用與農業生產場景的契合、互動體驗與農業知識傳遞的契合、空間氛圍與綠色生態理念的契合。
1、主題定位:從 “產品展示” 到 “價值傳遞”
展廳主題需深度綁定企業核心業務(如智慧種植、畜牧養殖、農產品加工、生態農業等),避免 “泛農業化”,讓每一處設計都服務于企業特色與品牌價值:
智慧農業類:若企業聚焦 “數字農田”,可圍繞 “智慧耕種?精準賦能” 構建主題,通過多媒體裝置還原 “從土壤監測、智能灌溉到無人機植保、大數據產量預測” 的全流程,例如展示企業自主研發的 “農田物聯網系統”,讓觀眾通過觸控屏查看實時農田數據(如土壤濕度、光照強度、作物生長周期),感受 “科技如何讓每一寸土地實現高產”;
生態農業類:針對 “循環農業” 企業,主題可定為 “生態循環?種養共生”,用多媒體還原 “秸稈還田→飼料加工→畜禽養殖→糞便制肥→回歸農田” 的循環鏈條,例如通過互動沙盤展示 “稻田養魚”“林下養雞” 的生態模式,搭配實時監測的水質、土壤肥力數據,傳遞 “綠色農業零污染” 的理念;
農產品加工類:對于 “精深加工” 企業,可圍繞 “從田間到餐桌?品質溯源” 設計主題,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農產品加工的 “透明化流程”(如從鮮果采摘、清洗、加工到包裝的全過程影像),搭配 “掃碼溯源” 互動裝置,觀眾掃碼即可查看產品的種植基地、加工標準、檢測報告,增強對產品品質的信任。
2、受眾適配:分層設計覆蓋多元需求
新農業企業展廳的受眾包括政府部門、合作伙伴、投資者、經銷商、消費者及學生群體,設計需針對性滿足不同群體的核心需求:
政企與合作方(政府、投資者、合作伙伴):設置 “科技成果與產業價值區”,通過數據可視化展示企業技術專利、產能規模、市場覆蓋、合作案例(如與某地政府合作的 “智慧農業產業園” 成果),用動態圖表呈現投入產出比、帶動農戶增收數據,直觀傳遞企業的產業實力與社會價值;
經銷商與采購商:側重 “產品品質與供應鏈區”,通過多媒體展示產品檢測流程(如農藥殘留檢測、營養成分分析的實時影像)、冷鏈物流體系(如全國倉儲布局、運輸溫控數據),設置 “產品體驗臺”,搭配互動屏幕介紹產品差異化優勢(如口感、營養、保質期),增強采購信心;
消費者與大眾:打造 “綠色生活體驗區”,用趣味互動普及農業知識(如 “農產品營養搭配” 小游戲、“辨別有機與普通農產品” 互動測試),設置 “廚房場景模擬”,展示企業產品的烹飪方法與健康價值,傳遞 “吃的健康、吃的放心” 的理念;
學生群體:設置 “農業科普區”,通過動畫短片、互動模型(如 “植物生長周期” 動態模型、“昆蟲與作物關系” 科普游戲)簡化農業科技知識,讓學生了解 “糧食從哪里來”“科技如何改變農業”,培養珍惜糧食、關注農業的意識。
二、空間規劃:從 “線性參觀” 到 “場景化探索”
新農業展廳的空間布局需遵循 “農業生產邏輯 + 觀眾體驗節奏”,通過功能分區的有機組合,引導觀眾從 “了解農業科技” 到 “認同綠色理念” 再到 “信任產品價值”,避免信息碎片化或體驗斷層。
1、核心功能分區設計
(1)序廳:打造 “綠色科技入口”,建立第一認知
序廳是企業品牌與核心價值的 “濃縮窗口”,需在短時間內傳遞 “科技 + 綠色” 的核心印象。可采用 “沉浸式場景 + 核心符號” 組合:
例如某智慧農業企業序廳,用環形 LED 屏播放 “從荒蕪農田到智慧農場” 的變遷影像,搭配地面互動感應裝置,觀眾行走時會觸發 “麥苗生長”“花瓣綻放” 等動態效果;同時展示企業核心技術符號(如 “物聯網傳感器”“無人機”“智能灌溉設備” 的微縮模型),搭配簡潔的品牌標語(如 “科技興農,綠色未來”),快速建立觀眾對企業的認知。
(2)農業科技互動區:讓 “抽象技術” 可觸可感
新農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科技,但 “物聯網”“大數據”“生物技術” 等概念往往抽象難懂,科技互動區需通過 “具象化設計” 讓技術 “看得見、摸得著、能互動”:
智慧種植互動:設置 “虛擬農田操作臺”,觀眾通過觸控屏模擬 “智能灌溉”(根據土壤濕度數據選擇灌溉時長與水量)、“無人機植保”(操控虛擬無人機對農田進行農藥噴灑),系統會實時反饋操作后的作物生長效果(如合理灌溉后麥苗長勢更好),讓觀眾理解 “精準農業” 的優勢;
生物技術解讀:針對 “種子培育”“生物肥料” 等技術,設置 “微觀世界體驗”,通過高清顯微互動屏,觀眾可觀察種子發芽過程、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活動(如有益菌如何促進作物吸收養分),搭配專家語音講解,解讀生物技術的科學原理;
設備體驗區:展示企業自主研發的農業設備(如小型智能灌溉控制器、便攜式土壤檢測儀),觀眾可親手操作設備,查看實時檢測數據(如用檢測儀檢測土壤濕度、pH 值),搭配設備應用場景的影像(如在田間使用的實際效果),感受科技設備的實用性。
(3)場景還原區:“走進” 真實農業場景
通過多媒體技術還原農業生產的關鍵場景,讓觀眾 “身臨其境” 感受新農業的變革,打破 “農業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 的傳統認知:
智慧農場 VR 體驗:設置 “VR 農場艙”,觀眾佩戴 VR 設備,即可 “走進” 企業的智慧種植基地,360° 查看智能溫室(如溫度、濕度自動調控系統)、無人機作業、機械采收場景,甚至能 “親手” 虛擬采摘果實,感受 “足不出戶逛農場” 的體驗;
生態養殖場景還原:針對畜牧養殖企業,用全息投影還原 “生態養殖場” 場景,展示畜禽的生長環境(如通風、溫控、糞便處理系統)、飼料配比流程,搭配實時監測的畜禽健康數據(如體重、疫病檢測情況),傳遞 “科學養殖、健康安全” 的理念;
加工車間透明展示:通過玻璃隔斷與實時影像,展示農產品加工車間的 “透明化流程”,觀眾可看到從原料清洗、切割、加工到包裝的全過程,搭配互動屏幕,點擊不同工序即可查看對應的質量標準(如衛生標準、加工溫度要求),增強對產品品質的信任。
(4)產品與品牌區:傳遞 “綠色品質” 與 “品牌價值”
產品是企業價值的最終載體,該區域需通過多媒體技術突出產品的 “科技含量” 與 “綠色屬性”,同時傳遞品牌理念:
產品溯源互動:設置 “掃碼溯源墻”,展示企業的核心產品(如大米、蔬菜、肉類),觀眾用手機掃描產品包裝上的二維碼,即可查看產品的 “全生命周期” 信息(種植 / 養殖基地、施肥 / 飼料記錄、加工過程、檢測報告),搭配地圖動態展示產品的運輸路線,實現 “從田間到餐桌” 的全程溯源;
品牌故事與社會責任:用多媒體播放企業的發展歷程影像(如從傳統農場到科技企業的轉型故事)、社會責任案例(如帶動周邊農戶增收、參與鄉村振興項目),設置 “農戶故事墻”,通過照片與視頻展示合作農戶的生活變化,傳遞企業 “致富思源、回饋農業” 的品牌溫度;
產品體驗與訂購:設置 “產品體驗臺”,提供企業產品的試吃、試用(如新鮮水果、加工食品、有機肥料樣品),搭配互動訂購屏,觀眾可直接在屏幕上查看產品價格、規格,填寫訂購信息,實現 “參觀即消費” 的轉化。
(5)總結與互動區:沉淀體驗,延伸價值
總結區是展廳的 “收尾與延伸”,需幫助觀眾梳理參觀收獲,同時建立長期連接:
數字留言與反饋:設置 “綠色農業留言墻”,觀眾可掃碼輸入觀展感受、對農業科技的建議,留言會實時顯示在大屏幕上,支持點贊與分享,形成 “觀眾互動社區”;
資源包與合作咨詢:提供 “農業科技資料包” 下載(包含企業技術手冊、農業科普手冊、產品目錄),設置 “合作咨詢臺”,搭配互動屏幕展示合作模式(如加盟、代理、技術合作),方便觀眾實時咨詢對接;
綠色行動倡議:設置 “綠色農業承諾墻”,觀眾可在屏幕上點擊 “支持綠色農業”“節約糧食” 等承諾選項,生成專屬 “綠色行動證書”,分享到社交媒體,擴大企業 “綠色理念” 的傳播范圍。
2、參觀節奏把控:張弛有度,避免 “信息過載”
新農業展廳涉及較多技術與產業信息,若節奏把控不當,易導致觀眾 “疲勞”,空間規劃需注重 “動靜結合、疏密有致”:
“動 - 靜 - 動” 交替:例如 “科技互動區(動)→ 場景還原區(靜觀影像)→ 產品體驗區(動)→ 休息區(靜)”,讓觀眾在互動參與與沉靜觀看中交替,避免過度興奮或疲勞;
過渡空間設計:在不同功能區之間設置 “綠色緩沖帶”,如 “植物景觀區”(種植企業培育的特色作物、觀賞植物)、“農業文化走廊”(展示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的對比圖片、農業諺語),設置休息座椅與飲水區,讓觀眾在參觀過程中有 “呼吸感”;
自由探索路徑:除主參觀路線外,預留 “支線探索點”,例如在場景還原區旁設置 “隱藏知識卡”(點擊屏幕特定區域可查看農業小知識),在產品區設置 “趣味問答”(答對可獲得產品小樣),增加參觀的趣味性與重復性。
三、技術應用:以 “服務農業” 為核心,拒絕 “脫離實際”
新農業展廳的技術應用需遵循 “實用、適配、貼近農業” 原則,每一項技術都應圍繞 “展示農業科技、傳遞綠色理念” 展開,避免 “為科技而科技”。同時需考慮農業展廳的特殊性(如展示真實作物、模擬田間環境),確保技術應用與農業場景深度融合。
(1)視覺與場景類技術:還原農業場景,增強沉浸感
投影與 LED 技術:包括 Mapping 投影(如將 “作物生長過程” 投影到農田模型上,展示從種子到成熟的動態變化)、透明 LED 屏(用于產品展柜,既展示實物產品,又播放產品種植 / 加工流程影像)、柔性 LED 屏(彎曲成 “農田壟溝” 形狀,播放田間作業場景,增強場景代入感);
VR/AR 技術:VR 適合 “沉浸式農場體驗”(如還原智慧溫室、生態養殖場場景);AR 適合 “實時信息疊加”(如觀眾用平板掃描作物模型,即可顯示作物的生長周期、種植要點、市場價值)。
(2)互動與數據類技術:提升參與感,傳遞科技價值
觸控與傳感互動:包括多點觸控屏(用于 “虛擬農田操作”“產品溯源查詢”)、壓力感應地面(如 “麥田” 主題地面,觀眾踩踏會觸發 “麥穗擺動”“害蟲防治” 等互動效果)、環境傳感器(如在 “智能溫室” 場景中,實時監測溫度、濕度,并通過屏幕顯示對應的作物生長建議);
數據可視化技術:用動態圖表、熱力圖展示企業的產業數據(如全國合作基地分布、產品銷量增長、農戶增收情況),搭配 “數據對比” 功能(如傳統農業與智慧農業的產能、能耗對比),直觀傳遞科技帶來的價值。
(3)多感官與實物結合技術:豐富體驗維度,增強真實感
多感官體驗:針對 “農產品加工” 展區,設置 “氣味體驗裝置”(如展示不同水果加工產品的香氣)、“口感體驗臺”(提供產品試吃,搭配屏幕介紹口感背后的加工技術);針對 “農田場景”,播放田間音效(如風聲、蟲鳴、機械作業聲),增強場景真實感;
實物與多媒體結合:在展示真實作物(如盆栽蔬菜、水果樣品)的同時,搭配互動屏幕,點擊屏幕即可查看作物的種植技術、營養價值、市場價格,實現 “實物 + 數字” 的雙重展示,既直觀又豐富。
結語:讓展廳成為 “新農業的溝通橋梁”
新農業企業多媒體展廳的終極價值,是 “連接農業科技與大眾認知”—— 既讓政企合作方看到企業的科技實力與產業價值,也讓消費者理解 “餐桌上的安全” 來自背后的科技支撐,更讓大眾感受到 “新農業不是傳統的‘面朝黃土’,而是充滿科技感、綠色化的朝陽產業”。優秀的展廳設計,應是 “科技為筆、綠色為墨、農業為紙”,通過沉浸式體驗讓觀眾讀懂新農業的變革,認同企業的品牌價值,最終推動 “科技興農、綠色發展” 的理念深入人心。未來,隨著物聯網、AI、元宇宙等技術的發展,新農業展廳將進一步升級為 “虛實結合的農業體驗平臺”,成為企業鏈接市場。
在科技浪潮重塑商業生態的當下,展廳不再只是產品陳列的容器,更是企業向世界展現創新實力與未來愿景的窗口。當深灰、科技藍、白色交織,冷光如星芒灑落,搭配大屏、VR 等智能裝置,一種更具未來穿透力的極簡科技風展廳應運而生,精準適配前沿企業,成為叩響時代的空間密碼。
以"能源血脈·智造未來"為魂,通過核心展區設計,將鐵人精神基因、勘探科技突破與綠色轉型戰略熔鑄為可感可知的沉浸史詩。下面是部分展項分享
當博物館不再是封閉的“藏品盒子”,而是融入山川、村落、田野的“活態容器”,生態博物館便以一種顛覆傳統的姿態,叩響了人與自然對話的新可能。它打破了“建筑圍合展品”的固有邏輯,將整片生態肌理、在地文化與社區生活納入設計范疇 —— 在這里,古樹是展品,溪流是動線,村民的故事是解說詞,而設計本身,則成了連接自然本真與人文記憶的隱形紐帶。
力卡,英文名稱:Relacart,作為行業內的知名企業,一直專注于麥克風和會議系統等音頻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與服務,在市場中擁有良好的口碑,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對辦公空間、展廳以及員工餐廳的環境和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打造一個既能展現企業實力與文化,又能提升員工工作體驗和效率,還能為客戶提供優質展示與交流空間的綜合場所,力卡攜手深圳信可威開啟了這次的設計之旅。
展廳是品牌與參觀者對話的窗口,展廳憑借巧妙的設計,從品牌形象塑造、空間布局、燈光運用等方面發力,成功提升參觀者體驗與品牌的溫馨質感形象。
在如今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數字展廳已成為企業展示實力、文化以及產品的重要窗口。它不僅能讓觀眾沉浸式感受企業魅力,還能以新穎的互動方式,留下深刻印象。不過,打造一個令人驚艷的數字展廳并非易事,傳統的設計與施工分離模式,常讓企業面臨溝通成本高、工期拖延、效果難達預期等困境。這時,數字展廳設計施工一體化服務應運而生,為企業帶來全新的解決方案。
還在為千篇一律的展廳發愁?還在苦惱品牌故事無法完美呈現?別擔心!我們的展廳定制化服務,就是為打破平庸而生!在這里,沒有模板化復制,只有專屬于你的獨特展示空間,讓每一寸設計都訴說你的品牌靈魂!
黨建類主題展館的策劃極具特殊性,這種要求不僅基于其內容的時代特征和政治內涵,更需要策劃人員掌握政治語境的表達方式。以及需要策展人具有強大的知識儲備、用戶分析的能力、內容選擇的獨特性、亮點安排合理性。
在探討展廳裝修設計方案時,我們不僅要著眼于美學層面的考量,更要深入其功能性與用戶體驗的核心,確保設計方案既能吸引眼球,又能高效傳達信息,同時營造出令人難忘的參觀體驗。以下是深圳信可威對同一空間進行的設計方案的綜合分析與比較。